“流民拳出昆侖山,百花錯拳藏機關,錯中將錯錯中錯,天王托塔穩如山……”這是客家拳術中流民拳的練拳歌訣,相傳這種拳術起源於長江以北,經出逃的流民演變而成,這也與客家功夫的形成軌跡大體相同。
據研究,客家人來自中國北方,經長達兩千年數次大規模的遷移而形成現時的客家文化。由此,他們保留了古代中原文化的一些特徵,如方言、麒麟崇拜、按血緣組成的社會結構等。另一方面,「客家」這名稱的出現是相對近代的事,自清初客籍人士從福建、廣東及江西三地相接的武夷山脈,再度向南播遷,進入福建及廣東省定居,當地居民為了識別這群從外地遷入的移民,便以「客」稱呼他們,意味其「作客」的身份。
明清時期,各種危機紛至遝來,華南沿海區域及閩、粵、贛交接之山區戰事連年,加上面對海盜和山賊的侵擾,以及村落之間因爭奪水源和土地等資源所引發的械鬥,長期的紛亂以致客家人的發展歷史,基本上是由抗爭、武裝戰事交織而成。因此,客家人習武的風尚,很大程度是由生存環境及劇烈的社會動盪催生出來。經過三百年的發展,客家功夫成為中國南方武術系統中極具代表性,同時又獨樹一格的重要組成部份。
客家功夫注重實用性和高效性,強調內外兼修。它的技術包括拳法、腿法、擒拿、摔跤、兵器等,形式多樣。客家功夫強調身體的柔韌性、力量和快速反應能力,講究技巧和力量的合理運用。在實戰中,客家功夫注重快速攻防和靈活的身法動作。
客家功夫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武術技藝,它還體現了客家人的價值觀和生活哲學。客家人注重團結、堅韌和勤勞,這些特質也體現在他們的武術表現中。客家功夫被視為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,強調道德觀念、自律和堅韌精神的培養。
總的來說,客家功夫是客家人獨特的武術系統,以實用性和高效性為特點,融合了客家文化的價值觀和生活哲學。它不僅是一種技術的傳承和發展,也是客家人認同和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東江周家螳螂又名南螳螂, 源於福建少林寺始祖(周亞南), 廣東興寧客藉人仕, 生長於一個富有家庭. 衣食無憂, 因少時口不擇食, 只要見到任何喜歡的食物就會不停狂食. 所以在十餘歲時就患上胃病, 遍醫無效. 一次在因緣際會之下遇上少林高僧 — 禪隱大師. 幸得其診治, 未幾而痊癒. 及後並跟隨 禪隱大師同往少林寺, 在寺內任炊事一職. 但凡入寺者, 不分僧俗, 一律強制習武, 於每朝早上全體同練兩小時. 事隔數年, 某日 周亞南路經樹林, 見螳螂與相思雀在樹上搏鬥, 最後相思雀不敵, 受傷墮地, 因而觸發靈感, 思可仿螳螂搏鬥之法為拳, 捕捉螳螂回家用草挑弄, 觀其格鬥技法, 繼而把螳螂攻防技擊之形態融入其所學的福建南少林拳而創出 螳螂拳。及後又得禪隱大師悉心指導, 成為一代拳術宗師! 人們把他創出來的拳術稱為 “周家螳螂拳” 。
南螳螂拳術的特點有: 多短手, 少長打, 一步多手, 與敵接觸時, 要求掌握攻防搏擊的時機, 節奏短促有力, 每一手法動作要求清晰, 頭隨手, 手顧頭, 肘護身, 膝顧下陰. 手法密合無縫, 出入有道, 擾而不亂. 突發南拳之勁力。
從外觀上,南螳螂給人印象是一門剛猛和硬朗功夫。 因感覺其練勁與呼吸相結合同練, 如練不得法, 在長期內外互相催谷的錯誤練習情況下, 可能引致 “內傷”。 實則周家螳螂拳是一門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、攻防俱備之功夫。 它剛柔雙修,剛而不僵,柔而不軟,著重基礎鍛鍊。透過如橋膀功法, 雙人對練如: 搓手、 對樁、磨腳、磨手、撲掌、打絞搥等。單人練習有:步法、行馬、 箝馬、 散手、掌法及功法等鍛鍊,能達致一身內外兼修效果。